摩托車剎車片的更換原則是在更換剎車片時,最好使用高性能的剎車片。雖然價格比經濟型剎車片要高,但材料要好得多,使用壽命長,當然安全性也要強得多。
需要提醒車主的是:更換剎車片時要盡可能使用與舊剎車片具有相同的材質,當然如果能做到新的剎車片材料比原件的材料高一級別就更好。更換不同材質的剎車片時只有遵循下述兩條原則方可保證其安全性。
盡量不要使用NAO材料的去替換半金屬材料的剎車片。
NAO材料的可替換石棉材料的剎車片。摩托車品牌哪個好
更換剎車片的周期
剎車片的更換周期往往要依據車輛的運行情況、車輛的類型、車載重量、剎車片的類型等具體情況而定。例如,實際生活當中的情況往往是:一種剎車片在某一輛車上可使用50000或60000km,而在另一輛車上或許僅使用25000km就必須更換。車輛在道路上停和行的頻率是個重要的因素,一般來講,長期在城市道路上行駛的汽車其剎車片的更換周期明顯比長期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車輛短,在山路上行駛的比在平路上行駛的短,載貨車又比輕車的更換周期短。因此,實際上沒有哪個“權威”能說清剎車片到底能使用多長時間,只有一點可以確定--要經常檢查剎車片的磨損情況。
更換剎車片的時機
通常在以下幾種情況下,剎車片必須進行更換:
當剎車片的厚度小于車輛制造商允許的最小維修標準時;
當剎車片上的磨損指示片接觸到制動盤時;
剎車片被油或油脂污染時;民族品牌
剎車片發生異常磨損或錐型磨損時。
一般情況下,如果固定式制動鉗上的剎車片兩邊厚度差達到15mm時,浮動式制動鉗上的剎車片兩邊厚度差達到3.0mm時就需要進行更換了。當然,只通過簡單的外表觀察無法準確確定剎車片是否磨損,所以一般應該用尺子來測量剎車片的最薄處看是否在允許范圍之內(通常應依據具體的車型維修手冊)。
另外,剎車片最小使用厚度的測定還要依據許多因素,主要包括制動系統本身情況(制動鉗或汽缸活塞的設計行程、調節器間隙、制動踏板間隙等),剎車片的類型(石棉型、半金屬型、NAO型);剎車片與制動蹄片的裝配情況等等。例如:粘結式的連接方式通常采用高溫處理,就剎車片的抗磨損性能而言要高于鉚接式的,因為當鉚釘式剎車片磨損到鉚釘頭露出時,鉚釘將直接損壞制動盤或制動鼓。與此相反的是,粘結式的剎車片可以被磨損到金屬層裸露出來,只有到達這一點時,才會導致金屬與金屬的摩擦并產生刺耳的噪音。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直到剎車片出現以上情況時才跑去維修,這無論對車輛本身還是駕駛人員的安全都是極為不利的。因此,平時多了解一些剎車片的基本知識,多注重一下剎車片的選擇和使用規范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