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音箱賽道的爆發讓聲學贏得了來自業界、資本乃至消費群體的廣泛關注,但圍繞B端企業、產業的聲學應用,尤其是聲學監測領域卻鮮有玩家。以諦聲科技為代表的專注于工業領域的聲學監測方案提供商,則為聲學從C端應用轉向B端應用——聲學工業監測,提供了通道。

簡單來說,聲學監測是工業監測中的一種方式,旨在通過一個或多個麥克風陣列反復不斷收集聲音信號,與正常工作狀態下的背景噪聲做對比;再通過精密算法和數據庫篩選,對大型器械進行實時監控檢測;最終實現在故障發生之前,發現難以被發現的疑似故障并提出智能預警。
諦聲科技創始人兼CEO丁東亮介紹稱,聲學正在迎來一個屬于它的好時代。
行業層面的發展契機是技術演進帶來的成本降低。丁東亮表示,聲學監測對硬件的成本和架構要求很高,導致此前做某些B端項目,光傳感器就要耗費幾百萬。但邊緣計算和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帶來了單個節點計算能力的提升,使得聲學技術的價格成本降低。當如今的MEMS傳感器已經接近傳統模擬傳感器水平時,擺脫了預算鉗制的工業聲學領域有了探討更多場景的可能。
其次是市場空間層面。據統計,全球工業市場中僅中國的市場規模就至少有千億。但由于國內工業基礎仍待建立健全、人力成本矛盾逐步顯現、與工業相關的諸多B端配套服務整體發力較晚,導致中國尚未誕生大型的工業監測公司。
而目前領域內玩家稀少的現狀,使得聲學監測市場依然是一個典型的賣方市場,這也為諦聲科技的發展打開了局面。

在10月16日上午召開的2019中關村論壇“硬科技創新與青年創業”平行論壇中,諦聲科技COO常煒熙以大熱獻禮電影《中國機長》為開端,重點描述了聲音與公眾生活的聯系,以及諦聲科技目前的主要業務和發展成就。

常煒熙表示,我們可以聽見自然界的萬物,機器人通過語音可以實現人機交互,醫生可以聽診看病。聲學技術伴隨著智能化時代的到來被應用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諦聲科技的業務就是給大型機械設備的聽診器,讓檢修人員人人可以成為醫生,來對設備進行安全檢查。
諦聲科技提供的解決方案共分三步,首先通過遠場識別,第二步做篩查,第三步精準判斷具體的聲音特征,分析其對應什么樣的故障,并匹配智能解決方案。
目前諦聲已經在鐵路、電網、航空、能源制造等多個領域、數十個場景落地,在海外也有一些應用案例。以新干線歐洲之星為例,諦聲可以通過自己的系統清楚地看到每個電網的情況。此外,諦聲還曾與智慧交通合作鳴笛監測、與安防公司合作無人機監測、參與平安校園建設等。
“我們通過聲音這個技術真正將所謂泛在物聯網、智能電網變為了現實。平均檢測率準確率在80%以上,誤解率在10%以下,取得客戶一致好評?!敝B聲希望將聲音生態開放起來,將聲音技術在各個場景賦能。
作為一家中科院出身的公司,研發能力是諦聲科技的核心競爭力。憑借日漸成熟的產品技術和場景落地,諦聲科技也獲得了資本市場的廣泛認可。
2019年10月18日,諦聲科技成功入選“2019中國最具投資價值企業50強·新芽榜”。作為國內首家投資維度的企業評選,“中國最具投資價值企業50強榜單”已陪伴中國股權投資市場走過了十四年,現已成為業內評判高成長企業投資的權威參考標準,更是反映年度最具成長潛力企業的風向標。

諦聲科技歷經近400位投資人評審,從候選企業中脫穎而出,足見公司在創新、前瞻、成長、差異、團隊、變現等多個價值維度的建樹。事實上,成立于2018年的諦聲科技在不足兩年的時間里就推出了兩款設備監測產品:聲學相機和智能工業聽診器(Capricornus),并且完成了兩輪融資,投資者涵蓋了包括英諾天使基金、達晨財智、臻云創投、創勢資本等在內的多家知名投資機構。
當前,我國科技創新不僅承載著與當前世界科技前沿同步引領未來世界科技前沿的使命,更肩負著實現前三次工業革命關鍵核心技術完全自主化的重要任務。為使科技發展模式轉化為完全的創新驅動,實現原創性發現到顛覆性高技術發展完全的科技創新,基礎科技創新以及代表科技力量培養的青年創業是兩個關鍵要素。
集兩個要素于一身的諦聲科技正是這場創新的推動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