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民族品牌網手機版

掃一掃關注

民族品牌網微信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品牌動態 » 正文

倒春寒應該如何應對才能保持健康的身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9-06-06 10:56:33    來源:民族品牌網     作者:未知    瀏覽次數:268    評論:0
導讀

倒春寒,一般指早春季節氣溫回升較快,但在晚春3月底4月初出現低溫天氣現象。多雨天氣或經常有冷空氣侵入,這種天氣現象被稱為“倒春寒”。晚春的寒冷會使氣溫降到10攝氏度以下,甚至是雨雪,讓人感覺寒氣襲人。

倒春寒,一般指早春季節氣溫回升較快,但在晚春3月底4月初出現低溫天氣現象。多雨天氣或經常有冷空氣侵入,這種天氣現象被稱為“倒春寒”。晚春的寒冷會使氣溫降到10攝氏度以下,甚至是雨雪,讓人感覺寒氣襲人。

倒春寒時節應“春捂”

對付倒春寒,民諺有“春捂秋凍”的說法?!按何妗本褪钦f,在春季,氣溫剛轉暖的時候,不要過早脫掉棉衣,使身體產熱、散熱的調節與環境的溫度,處于相對的平衡狀態。從古至今,善于養生的醫學家們都十分重視“春捂”的養生之道。民間常常流傳著“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還有梨花雪”、“吃了端午粽,再把棉衣送”的俗語。專家認為,“春捂”這種民間的傳統習慣是有一定道理的。

初春,乍暖還寒,氣溫變化又大。過早脫掉棉衣,一旦氣溫降低,身體受涼而致使人體的抵抗力下降,讓病菌乘虛襲擊人體,引發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及春季傳染病。春捂講究“上薄下厚,重首足”。中醫認為,寒多自下而起,人體下身的血液循環要比上身差,因此要注意下身的保暖。同時,頭部、手部和腳部是人體最易散熱的部位,所以也要重點“捂”。

除了“春捂”還要注意溫補

你是不是好奇同樣的氣溫,為什么別人穿件外套就暖暖的,自己捂得很厚卻依然手腳冰冷?其原因從西醫角度看是心臟泵血功能不足,導致血液循環差;中醫說畏寒是因為氣虛、血虛。對于本身體質弱,抵抗力差,經常感冒的人,僅靠“捂”還不夠,還要調養氣血,內外兼養,才能增強自身抵抗力,身體才能夠有效抵御寒冷的侵襲。

溫補食物推薦一:姜

“冬吃蘿卜夏吃姜”,作為藥食同源的代表品種,姜含有姜醇、姜烯、水芹烯、檸檬醛等揮發油及姜辣素等成分,通過刺激胃黏膜帶動血管運動中樞及交感神經的反射性興奮,促進血液循環,提升體溫。然而姜的味道,大部分人接受不了,那不妨試試本宮駕到的阿膠茶。

溫補食物推薦二:本宮駕到阿膠茶

本宮駕到精選東阿阿膠、中寧枸杞、若羌紅棗等養氣血的食材,與紅茶深度發酵而成,內雖也含生姜,但是不易于辨識出來,發酵后的阿膠茶易于人體吸收,能夠調養氣血,堅持喝一到三個月,會感覺面色漸漸有所改善,對寒冷氣溫不再那么敏感,體力也比之前更充沛。本宮駕到阿膠茶,小袋包裝,易于攜帶,是人們調養氣血的不二之選。


 
關鍵詞: 倒春寒
(文/未知)
免責聲明
本文為未知原創作品,作者: 未知。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nimble-robot.com.cn/news/pinpaidongtai/64549.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2409157061@qq.com。
0相關評論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_91精品一区国产高清在线GIF_亚洲色大情网站www_亚洲综合网第三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