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市場上,知名品牌往往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名片,就如華為現在是我們國家的一張名片一樣。我國已經將每年5月10日設立中國品牌日,這表明我國高度重視民族品牌,已從市場水平上升到國家水平。
在國際貿易中,產業鏈兩端的研發、設計、銷售和服務是附加值最高,而中部地區底部的生產制造附加值最低,由此形成了與笑臉相似的曲線,被稱為“微笑曲線”。中國過去一直處于“微笑曲線”的中間,“中國制造”就是因此而形成。但隨著大量輕工業逐步向東南亞低成本轉移,許多沒有品牌的中國企業進入了艱難的轉型期。
真正有價值的品牌需要歷經長期的建設,將企業的內涵和文化融入到品牌中。例如,華為在品牌建設上把品牌與市場區別開來,這便與大多企業有所不同,他們往往是把廣告代言作為品牌建設的中心,但其實這僅僅只是屬于市場的一個部分。從品牌建設的角度來看,品牌需要更多的是“中國創造”,沒有創造,就無法體現品牌的差異化。品牌需要具備高質量,沒有質量的品牌也不會有什么價值。民族品牌
如何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民族品牌?第一個是把重點放在自己領域的創新上,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塑造品牌。經濟學家認為,許多中小企業倒閉破產與這些企業沒有走專業化管理道路有著很大的關系。許多案例表明,企業如果不能在一個領域持續的創新和升級,品牌的內涵將被分散,無法在消費者心中樹立清晰的形象。
2013年,由于多年來致力于制造最具創新性的產品,蘋果首次超越可口可樂成為世界上最有價值的品牌。我國有著世界上最大的市場,與外國企業相比,中國企業在本土市場上具有更多的優勢。所以我們民族品牌可以學習蘋果的經驗,借助自身的優勢,找到自己熟悉的地方元素,包括民族文化、飲食等,挖掘出獨特的民族元素來打造品牌內涵。
品牌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需要耐心的過程,我國企業想要打造一個國際品牌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大多數中國企業更適合先關注國內市場,在比較成熟以后再向國際市場發展,一步一步循序漸進,只有這樣才能經得起國際市場的風吹雨打。
對此您有什么看法,歡迎在下方評論交流,有興趣的可以多多關注。